Swarm基金会宣布将于2021年6月21日15:00(欧洲中部时间)举办"Swarm One"线上活动,届时将分享主网启动的关键信息并展示技术演示。同一天,官方发布了Bee客户端v1.0-rc5版本,所有测试网节点必须升级至此版本。
此次升级最具突破性的改进是实现了零门槛准入机制:节点现在可以连接到未部署支票簿的其他节点,这意味着参与者无需持有ETH、BZZ或xDAI即可加入网络。这一改变大幅降低了参与门槛,为Swarm网络的去中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升级后,即使节点的覆盖地址发生变化,其以太坊地址仍将保持不变。任何先前部署的支票簿都将被新版本的Bee节点自动识别和使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该版本将作为过渡版本运行至6月21日主网启动前。
版本升级:Bee v1.0-rc5带来了哪些技术革新?
Swarm最新发布的Bee客户端v1.0-rc5版本带来了多项关键技术改进:
- 网络安全性提升:通过引入non-minable overlays机制,增加了节点运营商选择覆盖网络的难度和成本,有效增强了Swarm网络的整体安全性。
- 数据存储优化:
- 改进数据块同步机制,自动重传未正确存储的数据块
- 节点会自动复制最邻近区域的数据块
- 优化存储空间利用率,提升网络效率
- 邮票系统升级:
- 防止邮票过早使用,购买后需等待10个区块才能兑换
- 改进邮票和内容管理界面,增加信息展示
- 通过链上读取创建信息,防止邮资丢失
- 节点接入便利性:
- 支持未部署支票簿的节点接入
- 实现零ETH、零BZZ和零xDAI的准入机制
- 优化xDAI链的gas限制设置
这些改进为即将到来的主网上线做好了技术准备,同时提升了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。
升级指南:节点商必读的操作注意事项
1. 必须完成支票兑现后再升级
在升级到Bee v1.0-rc5版本前,节点运营商需要兑现所有未兑现的支票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使用v0.6.2版本标记的数据块需要重新上传,并在新版本中重新标记。
2. 网络ID变更至10的配置要求
为迎接主网上线,测试网的网络ID已从1变更为10。节点运营商需在配置文件中将networkID设置为10,以便主网能够使用默认的networkID 1。这一变更对网络连接至关重要。
3. 旧邮票合约失效说明
本次升级将生成新的覆盖地址,同时会删除使用旧邮票标记的数据块。由于网络ID变更导致覆盖地址改变,从旧合约购买的邮票将不再有效。节点运营商需要特别注意这一变化。
4. 数据库迁移与本地固定内容处理方案
从0.6.x系列升级到1.0预览版需要进行数据库迁移。如果节点上存储了本地固定内容,必须手动将其迁移到1.0客户端网络所要求的新数据结构中。这一过程需要特别谨慎操作。
AMA技术专场:开发者在线答疑实录
在Swarm开发者举办的"AMA技术专场之如何运行Bee节点"直播中,项目团队针对节点配置、网络过渡方案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:
- 节点配置要求 官方明确节点最低配置标准为2核CPU、3GB内存及55GB SSD存储空间,确保基础运行性能。
- xDAI过渡方案 针对以太坊高Gas费问题,项目方采用xDAI作为临时解决方案。团队表示这仅是过渡方案,待Eth2.0主网性能改善后将重新评估网络选择。
- 存储弹性机制 节点存储采用双区设计:保留区永久保存数据,缓存区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动态管理空间。官方鼓励用户自行测试存储性能,未设定统一速度标准。
- 零质押参与机制 主网采用无门槛准入设计,节点无需BZZ初始质押即可参与网络并获得奖励,这一机制在v1.0-rc5版本中已实现技术支撑。
技术团队特别强调,当前测试网与主网数据完全隔离,主网上线后需重新搭建节点环境。关于网络稳定性,虽然云节点与物理矿机技术实现相同,但团队对AWS等云服务的长期稳定性持保留态度。
Swarm生态深度解析:五大关键问题回应
1. 测试网与主网数据隔离说明
Swarm官方明确表示,当前测试网与主网数据完全隔离,这意味着主网上线时需要重新搭建节点环境。测试网期间积累的数据不会迁移至主网,确保主网启动时的网络纯净性。
2. BZZ增发机制透明化
BZZ代币并非通过传统挖矿产生,而是采用智能合约控制的增发机制。项目方强调增发过程完全由算法自动调节,团队无法人为干预代币供应量。这种机制设计旨在保持代币经济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。
3. 云节点稳定性争议
技术层面而言,云节点与物理矿机具有同等功能。但官方对AWS等云服务商节点稳定性持保留态度,建议用户优先考虑物理矿机方案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表态并非技术限制,而是基于服务可靠性的建议。
4. 代币经济模型机制
BZZ代币价值由市场供需决定,其价格波动直接受增发和销毁机制影响。官方重申无法干预市场价格,所有经济调节都通过预设的智能合约规则自动执行。关于私募等敏感问题,团队暂未作出具体回应。
5. 多链部署战略
目前Swarm采用双链部署架构,同时运行在以太坊主链和xDAI侧链上。这种设计既缓解了以太坊高Gas费问题,又保持了与主链的互操作性。团队表示xDAI是过渡方案,未来Eth2.0成熟后将重新评估链上部署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