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猎奇档案 > 正文

Chia绿色挖矿:硬盘存储如何革新区块链?

从比特大陆到硬盘战场:Chia如何挑战传统挖矿?

Chia Network采用独特的时空证明机制(Proof of Space + Proof of Time),通过硬盘存储空间而非算力来验证区块链。这一双层验证逻辑中,空间证明(PoSt)确保矿工确实分配了承诺的存储空间,时间证明(PoT)则通过可验证延迟函数保证区块时间的稳定性。

与传统PoW机制相比,Chia的挖矿(称为"耕作")能耗显著降低。比特币挖矿依赖高耗能的显卡运算,而Chia仅需利用空闲硬盘空间。这种设计使Chia网络的总能耗仅为比特币网络的千分之一左右,实现了真正的绿色挖矿。

"耕作"概念的核心是存储空间确权。矿工通过"Plot盘"(P盘)过程,将硬盘空间转化为可验证的加密证明。这个过程需要7小时以上且不可中断,完成后硬盘中的plot文件就成为参与区块验证的"耕作"凭证。系统根据矿工提供的有效存储空间比例分配奖励,实现了存储资源的公平确权。

image.png

解密Chia Network主网上线时间及技术定位

Chia Network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19日晚10点正式上线1.0版本主网。这个由BitTorrent创始人Bram Cohen在2017年创建的项目,采用创新的"耕作"(farming)机制替代传统挖矿,利用全球节点的闲置硬盘空间来获取区块奖励。其核心技术定位是通过空间证明(Proof of Space)和时间证明(Proof of Time)的混合共识机制,解决比特币PoW机制的高能耗问题。

揭秘创始人Bram Cohen的区块链新构想

作为BitTorrent协议的发明者,Bram Cohen将其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专长带入区块链领域。他设计的Chia网络采用"耕作"概念,让参与者通过贡献硬盘存储空间来维护网络安全,而非依赖算力竞争。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参与门槛,也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,体现了Cohen对可持续区块链发展的独特思考。

解析项目获得1600万美元融资的资本版图

Chia Network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,累计获得约1600万美元投资。2017年获得由AngelList联合创始人Naval Ravikant领投的339.5万美元种子轮,投资方包括A16Z、Greylock等知名机构。2018年又完成500万美元融资,由Slow Ventures领投。尽管当时市场对Layer1项目信心不足,但Slow Ventures执行董事Jill Carlson仍表示看好Chia的主网前景。这些融资为项目开发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。

两块硬盘建矿场:平民化挖矿实战指南

1. 硬件配置详解(332GB SSD+101GB HDD)

参与Chia挖矿的硬件门槛极低,仅需准备两块硬盘:一块容量大于332GB的固态硬盘(SSD)用于缓存文件,另一块大于101GB的机械硬盘(HDD)用于存储最终生成的plot文件。测试中使用了500GB西数黑盘SSD和4T希捷酷鱼HDD的组合,这种配置既满足基本需求又留有扩展空间。

2. 分步教学Plot文件生成全流程

挖矿流程分为三个关键步骤:
1. 下载官方软件并创建钱包,需妥善保管24个助记词;
2. 进入Plot盘(P盘)环节,通过软件界面依次点击「Plots」、「ADD A PLOT」开始生成;
3. 在「Farm」页面查看实时挖矿状态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缓存文件(332GB)大于最终plot文件(101.4GB),SSD容量较小的用户需要分多次完成P盘操作。每次P盘过程耗时超过7小时且不可中断,建议使用大容量SSD同时处理多个plot文件以提高效率。

3. 实测数据:单盘挖矿需10个月才能出块

实测数据显示,仅使用最低配置(101GB存储空间)进行挖矿,需要长达10个月才能挖出一个区块。当前全网算力已达132.66PB(约合4.4万块4T硬盘),这使得个人矿工收益极不稳定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接入矿池共享算力是更实际的选择。根据矿池数据,每PB存储目前日均产出57.68 XCH,但考虑到代币尚未定价,投资风险仍需谨慎评估。

钱包创建到矿池接入:手把手带你入门

1. 创建24位助记词钱包的完整流程

安装Chia客户端后,点击"CREATE A NEW PRIVATE KEY"创建钱包,系统会生成24个英文单词的助记词。这些助记词是恢复钱包的唯一凭证,务必妥善保管。创建完成后,该钱包地址将自动成为你的挖矿收益接收地址。

2. Plot盘操作中的SSD缓存优化技巧

在Plot盘(P盘)过程中,332GB的SSD缓存文件会最终生成101.4GB的plot文件。对于SSD容量有限的用户,建议采用分批P盘策略:先完成一个plot文件后,再开始下一个。测试显示单个plot文件生成需要7小时以上,因此建议使用大容量SSD同时进行多个plot操作以提升效率。

3. 矿池接入指南:算力共享与收益分配机制

由于单块硬盘挖矿效率较低(101GB容量需10个月才能出块),建议普通用户接入矿池。矿池通过聚合参与者的存储空间来提升整体算力,按照贡献比例分配收益。当前全网算力已达132.66PB(约4.4万块4T硬盘),矿池数据显示每PB存储日均产出约57.68XCH。

代币经济学解码:XCH的价值密码

1. 解析前3年每10分钟64XCH的奖励机制

Chia网络采用独特的代币分配机制,在主网前3年,系统每10分钟会生成64枚XCH作为区块奖励。这种高产出模式旨在激励早期参与者加入网络建设,为生态发展提供初始流动性。

2. 12年减半周期设计与最终通胀模型

Chia设计了长达12年的减半周期,每3年奖励减半一次。这意味着:
- 第4-6年:奖励降至每10分钟32XCH
- 第7-9年:奖励降至每10分钟16XCH
- 第10-12年:奖励降至每10分钟8XCH
从第13年开始(第四次减半后),网络将进入稳定期,奖励永久维持在每10分钟4XCH,形成最终的通胀模型。

3. 官网中英文分配方案差异引发的争议

目前Chia官网存在中英文版本信息不一致的问题,这引发了社区对代币分配透明度的质疑。英文版明确显示了上述减半机制,而中文版信息则存在差异。这种信息披露的不一致可能导致投资者对项目产生信任危机,需要团队尽快澄清。

image.png

硬盘过热预警:平民矿工的生存实录

1. 单次P盘7小时不可中断的技术痛点

Chia挖矿的P盘过程存在一个关键痛点:整个流程需要连续运行7小时以上且不可中断。这意味着矿工必须确保电脑系统在这段时间内保持绝对稳定,任何意外断电或系统崩溃都会导致前功尽弃。测试数据显示,即使使用500GB的西数黑盘SSD,完成一次完整的P盘操作也需要超过7小时的不间断运行。

2. SSD容量限制导致的效率瓶颈

由于P盘过程中缓存文件(约332GB)大于最终生成的plot文件(约101.4GB),普通用户的SSD容量往往成为效率瓶颈。大多数用户的SSD容量小于HDD容量,这导致无法同时进行多个文件的P盘操作,严重影响了挖矿效率。专业矿工建议购买大容量SSD来同时处理多个P盘任务,但这无疑提高了入门门槛。

3. 当前全网算力(132.66PB)下的收益测算

根据矿池最新数据,Chia全网算力已达到132.66PB,相当于约4.4万块4T硬盘的存储容量。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,每PB存储的日均产出仅为57.68XCH。以4T硬盘550元的成本计算,需要投入约14万元的硬盘设备才能达到PB级算力。由于XCH尚未形成市场价格,普通矿工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,接入矿池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
相关文章:

  • Chia绿色挖矿:硬盘存储如何革新区块链?2025-08-08 15:12:29
  • 区块链稳定币:信任机制与金融革新2025-08-24 15:42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07:0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07:32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08:0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09:5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11:0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11:1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12:57:30
  • 区块链数据如何存储?存储方式有哪些?2025-08-31 14:22:30